美术知识

揭秘中国画的色彩语言魅力,鉴赏国画大师人体作品,让人一见倾心

| 来源:搜狐

彩在中国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能,更是画品的精神载体.在艺术世界中,色彩是画品创作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任何画品创作都不可能忽略掉色彩的价值与感染力

色彩在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其作为绘画的重要元素,是极其具有感染力的。对于色彩的重视,并不是让艺术落于世俗,而是让艺术回归生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受其影响的中国绘画经过千年的锤炼,更是形成了特有的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建立了不受西方审美意识所支配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绘画在色彩表现上更是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构筑了与西画色彩表现有着较大差别的并具有装饰性、象征性等特点的东方视觉样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审美追求。

然而在现实当中,仍然有一些人,对于中国画的色彩很无知,他们认为我们的色彩没有西方的色彩体系强大,不科学,未来发展也只能是被西方所同化。对于这种现象,作一名工笔重彩的实践者,更应重视对色彩的关注,也应对中国画的色彩做一个梳理和探析。本文通过对中国画色彩的深入探析,加认识到中国画的色彩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并没有停滞不前。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物象受到阳光照射,外在颜色是易变的、表面的,但物象本身的色彩却是相对不变的,因而“随类赋彩”时,应当把握客观物象色彩的本质,观物随类、随类到心。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想要在绘画中准确、全面、真实的表现自然色彩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正如西方绘画大师梵高所言:绘画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丰富、真实的内心情感,而不是为了再现自然。“随类赋彩”的表现形式不仅能获得超自然时空的永恒形象,而且还能创造体现画家主观情感的“第二自然”,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随类赋彩” 设色原则的提出,不仅使色相选择有了很大的宽泛性,而且还是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在画面中得以尽现。

水墨为上。纵观中国画发展过程人们发现,盛唐之前,中国绘画艺术不仅体现出较高的色彩运用技巧,而且画家的色彩意识十分强烈、运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能力也较强。如敦煌壁画中浓艳强烈色彩的运用,李思训“青绿为衣,金碧为纹”的山水画、李昭道的青绿画等设色精致、绚烂多彩、典雅富贵。南北宋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而宫廷绘画更是达到鼎盛时期,由此中国画产生了工笔与写意两大分类。

水墨画,又称文人画,是中国绘画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文人士大夫将水墨从中国画色彩中提炼出来用以抒情达意的主要表现手段。“文人画”的兴起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侧重色彩描绘、细致繁琐的工笔重彩画相比,工笔写意画不仅简易快捷,而且还只以笔墨形式、墨线的粗细来表情达意,这对工笔画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水墨写意画逐渐占据画坛的主流位置,尤其是宋代以来,水墨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体。在文人画家看来,抽象的水墨表现手段不再描摹物象表象和色彩的写实,而以纯水墨变化表现“达意”“畅神”,创造出简淡天真、淡泊孤寂的理想境界,表现深刻的哲学思想。

“运墨而五色具”、“水墨渲染”。“水墨为上”的中国画表现形式深受道家与佛家色彩观念的影响。宋元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心境酸楚,对现实世界丧失了信心,多彩的世界变得黯淡无光。而道家倡导的“玄远”、“空灵”的审美精神迎合和平衡了他们的心理,他们将炫丽的色彩简化为“纯白朴素、不染纤尘”的水墨,以抒发心中的郁积,表达渴望超脱尘世的心理。佛家不仅认为世间万物、万物的色彩都是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而且还主张世界本身就是“虚空”,这种思想体现在文人画中就是“虚实相生”与“计白当黑”。在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下,以笔墨为主的水墨画逐渐取代了工笔重彩画,水墨也成为衡量中国画作品优劣的重要法则。

中国画色彩语言的表现特点装饰性。笔墨为主、色彩为辅的表现手法不仅使中国画体现出强烈的主观性特色,也使得中国画体现出浓厚的装饰性表现风格和特色,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画也称装饰性绘画。色彩语言的装饰性是指画家根据艺术经验和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对实物的色彩进行艺术加工,使画面色彩摆脱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影响,营造出理想的色彩效果。

象征性。色彩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和造型手段,不仅具有独特的符号力量,而且还能表情达意,传达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色彩的象征性是指不同色彩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性格素养的人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及由色彩引起的某种联想。

情感性。色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人们常常将色彩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这就赋予了色彩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马蒂斯认为绘画中运用色彩的主要目的是表现画家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从而使色彩更接近人的心灵。不同的色彩感受会形成不同的色彩审美倾向,这也是造成画家不同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如五代时期宫廷画师黄筌用色浓艳明亮、富丽堂皇;而同时代画家徐熙则用色淡雅清新。由此可见,不同画家对色彩的认识、理解、感受不同,在色彩的运用和处理上会体现出明显的不同。


来源:搜狐
凡注明“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话题

{{@title}}

{{@smalltext}}
  • {{el.item_onclick}}
  • {{el.item_onclick}}
共有 {{@voteNum}} 人发表观点 我投!

最新资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