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讯

中美专家眼中的艺术与建筑来源

|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2018年5月7日晚,讲座“中美专家眼中的艺术与建筑”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进行,本场讲座邀请了来自中国与美国的著名艺术家、建筑师与策展人进行对谈,对谈嘉宾有罗伯特•斯托尔(Robert Storr)、克莱格•哈特曼(Craig Hartman)、马丁•普耶尔(Martin Puryear)、徐冰、朱锫。五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创作经验,就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及来自工程、设计、地理、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灵感与创意产生的过程进行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首位主讲人罗伯特•斯托尔是一位美国学者、策展人、评论家、画家和作家,曾任教于耶鲁艺术学院、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中心、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罗得岛设计学院、泰勒艺术学院、纽约工作室学校及哈佛大学,并曾担任耶鲁艺术学院院长及纽约当代艺术馆资深策展人的职务。罗伯特展示了一系列马丁早期的作品和他近期的大型雕塑作品《连接》(Connecting),在他看来,马丁不仅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手工艺人,其早期作品多以木头为创作材料,而《连接》包含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底座和以复杂工程学原理和部件连接起来的钢弧。
    克莱格•哈特曼是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资深顾问设计合伙人,他亦参与了马丁为使馆所作的大型雕塑作品的设计与呈现。克莱格谈到,艺术家通常被认为在创作中拥有更多的自由度,而建筑师在工作中却面临着更多准则与原则的约束,他理解艺术家在工作中亦会面临许多的挣扎与选择,他们最后呈现的艺术作品看起来很简单,但这种简单是建构在十分复杂的构想之上的。他以不同图片展示艺术作品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他说到,在建筑与艺术的合作中,建筑师为艺术家提供一个空间,使他们的作品清晰地呈现给公众,艺术作品不是随意地放置在一个建筑中,而是在建筑中找到它们的位置,从而传递出它们想要表达出的力量。
    马丁•普耶尔谈起这个艺术项目的源起。由于这是一件户外的作品,他摒弃了惯常使用的木头这一材料,因为木头无法长久地保存,而采用了不锈钢和花岗岩这样永久性的材料以达到更高的标准。这件作品最终被设计为31英尺高,其曲折的空间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通过工程学原理的运用和结构上的细节打磨呈现出复杂的几何形状,表达出自由与循环的思想。他希望观者即使隔着墙面,也可以感受到作品的自由与活力。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谈到自己与使馆项目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他的作品《猴子捞月》原是为纪念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抗战演讲60周年所作,展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博物馆。当时,由贝律铭设计的美国的中国大使馆与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同时邀请了徐冰来创作作品,《猴子捞月》如今被呈现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中,这件作品使用了21种语言中“猴子”的字形,并将笔划抽象地形成链接,体现了不同种族与不同信仰的人如何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共享这个世界。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回答了罗伯特所提出的“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问题,他说到,建筑与艺术,尤其是与雕塑艺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关系,那么艺术家和建筑师所做的工作将会南辕北辙。他认为,建筑与雕塑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相辅相成的,类似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有无”关系。建筑是空,雕塑则是实体,建筑强调一种空间的经验,我们所感受和使用的不是建筑的墙体,而是墙体所形成的“空”的部分,雕塑则是真实存在的、容易被视觉捕捉到的实体,实体与“空”是共生的。当我们退得很远,建筑又成为一种实体艺术,这取决于不同的语境与环境,就如同马丁的《连接》,当你置身其中,雕塑又成为了建筑,它们互相转换,共同享有艺术的特性。朱锫认为,作为一个建筑师,与艺术家合作时要寻求作品与建筑空间的完美融合,雕塑与建筑都属于艺术,它们承担着不同角色,都有其自由与受约束的一面。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凡注明“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话题

{{@title}}

{{@smalltext}}
  • {{el.item_onclick}}
  • {{el.item_onclick}}
共有 {{@voteNum}} 人发表观点 我投!

最新资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