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

安娜·巴甫洛娃

芭蕾女皇安娜·巴甫洛娃(Anna Pavlova)(1881年2月12日~1931年1月23日)国籍: 俄罗斯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贫民家庭

俄国芭蕾一方面继承了19世纪帕彼季、伊万诺夫所奠定的伟大传统,另一方面以福金创作活动为标志,进入了在佳吉列夫"俄罗斯演出季"达到光辉巅峰的新的变革时期。这些因素使安娜·巴甫洛娃既牢牢扎根于古典芭蕾舞的沃土,又积极支持和参与了新芭蕾改革运动。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风格。安娜·巴甫洛娃也素有"芭蕾女皇"之称。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之死 》、《舞姬》、《吉赛尔》、《仙女》、《埃及之夜》等。她的表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的艺术作风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一位评论家曾这样分析她的成功秘诀:"她无时不在训练,无时不在彩排。她从不因获得荣誉而停步不前。"1909年巴甫洛娃首次在巴黎的"俄罗斯演出季"中亮相便轰动了巴黎,轰动了世界。1910年她组织了自己的小型芭蕾舞团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旅行演出中,她到过中国、埃及、南非、乌拉圭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44个国家,行程50万英里,演出数千场,观众不计其数,她一年要穿坏2000双足尖鞋。即使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安娜·巴甫洛娃为在全球传播、普及芭蕾艺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她不仅推动了芭蕾在许多国家的诞生和发展,使一些国家濒于死亡的芭蕾焕发出生机,同时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如英国著名舞蹈编导阿什顿就是14岁时在厄瓜多尔看到巴甫洛娃的演出,从此她便立志要献身于这门崇高的艺术并成为闻名于世的芭蕾大师的。

1931年1月安娜·巴甫洛娃在荷兰海牙准备演出时溘然逝去。当时英国皇家芭蕾舞正在进行演出,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乐队指挥宣布由安娜·巴甫洛娃表演《天鹅之死》-- 帷幕徐徐拉开,乐队奏起圣·桑的乐曲,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在缓缓移动。巴甫洛娃虽然去了,但她像一只不朽的天鹅永远为人们所怀念。只留下了一句催人泪下的遗言:"把我的天鹅裙准备好!"天鹅在包括巴甫洛娃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芭蕾象征,而巴甫洛娃离开人世前的唯一遗愿不是别的,而是将芭蕾这不朽的伴侣带到冥冥的彼界去。芭蕾成为与她生生死死永不分离的宝物。

用福金的话来说就是;"巴甫洛娃艺术的重要作用,并不在于它给人带来的一时欢乐。而在于它在本世纪二十五年内,使人们改变了对芭蕾的看法……证明了芭蕾不仅能够,而且应该成为语言的最高意义的形式。"巴甫洛娃给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她的舞蹈既具有十九世纪大舞星们的各种长处,又有胜于他们的独特风格。不少事例说明,现代许多著名舞蹈家当初也正是在看了她的演出之后,才爱上了芭蕾并选择了这一艰苦而又崇高的事业。

凡注明“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话题

{{@title}}

{{@smalltext}}
  • {{el.item_onclick}}
  • {{el.item_onclick}}
共有 {{@voteNum}} 人发表观点 我投!

最新资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