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

尼克洛·帕格尼尼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全名:尼克洛·帕格尼尼

    国籍:意大利

    生卒年:1782—1840年

    地位:小提琴之王,天才的作曲家

    主要作品:6首小提琴协奏曲,24首小提琴随想曲,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摩西》以及《女巫之舞》、《无穷动》和多首小提琴奏鸣曲等。

    帕格尼尼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浪漫派作曲家。他毕生刻苦努力,将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到了惊人的高度。而他也因此获得了“小提琴之王”的称号。

    他那火一样浪漫的热情和强烈持久的精力,更是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听众。

音乐才能的显现

    帕格尼尼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帕格尼尼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困,父亲是一个卖书的商人,但精通音乐,会弹曼陀铃。帕 格尼尼从小就在父亲极其严厉的教育下学习音乐。5岁起开始随父学习曼陀铃,7岁时开始学拉小提琴,9岁时他已开始登台演出,演奏他根据法国革命歌曲《卡马 尼奥拉》改编的一组变奏曲。从1793年起,帕格尼尼开始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他的演奏水平也随一次次登台演出而迅速提高。他先后师从塞尔维托·科斯塔、 柯斯塔和巴埃尔,很快便熟练地掌握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帕格尼尼不仅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早在8岁时,他就能创作乐曲,成为令人惊叹的神童。以后,他在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为 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首小提琴协奏曲,24首小提琴随想曲,还有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摩西》以及《女巫之舞》、《无穷动》和 多首小提琴奏鸣曲等等。此外,由于帕格尼尼还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因此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吉他曲。

    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演奏艺术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大大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他的演奏艺术对同时代的浪漫作曲家柏辽兹舒曼李斯特等人的创作产生了较大 影响。在他之后,柏辽兹和李斯特对交响乐和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这些做法都与帕格尼尼的艺术有着必然的联系。许多作曲家,如舒曼、李斯特 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还将他的小提琴曲改编成钢琴曲演奏,使他的作品获得了更多更广的听众。

    1805年3月,帕格尼尼受到拿破仑妹妹伊丽萨·巴切科基的邀请,到卢卡宫廷中任职。帕格尼尼不喜欢这个职位,但他还是有很长一段时期在那里供职,直到 1813年才与伊丽萨公主脱离关系。此后,帕格尼尼开始专心从事演奏活动,其中仅在米兰一地的演出就高达37场。1828年至1832年间,帕格尼尼先后 在奥地利、捷克、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同时,帕格尼尼的创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根据歌 剧、歌舞或民间主题演奏写成的变奏曲《女巫之舞》、《威尼斯狂欢节》、小提琴作品《无穷动》,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的。

    帕格尼尼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备受疾病的折磨。他从小就病魔缠身,一生中几度死里逃生。46岁时,突然~牙床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 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严重的眼疾,幼小病弱的儿子于是成了他的“拐杖”。1828年以后,他的演出越来越少。50岁以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 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成了哑巴,只能靠儿子按他的口形翻译出来与人沟通,可见他一生的成就来得多么不易。

    1840年5月27日,帕格尼尼怀抱着他心爱的小提琴,作了临终前的一番演奏后,因喉头结核在法国的尼斯逝世,终年58岁。

街头偶遇的小提琴大师

    在一个深秋的日子里,维也纳的街头车水马龙。人们注意到,在剧院的广告牌、市内各大建筑物及商店的橱窗上,到处都贴满了帕格尼尼小提琴独奏会的广告。“帕格尼尼要来了!誉满欧洲的‘小提琴之王’就要到我们这儿来演奏了!”热爱音乐的维也纳市民奔走相告。人们站在音乐会的广告牌下,看着画像上帕格尼尼那高挑 的身材和瘦骨嶙峋的面庞,纷纷发表着各自的议论。有人说:“帕格尼尼是个魔鬼,因为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只有魔鬼才会有。”还有人说:“帕格尼尼既然是个大艺术家,那他一定非常有钱,而且准是一个傲气十足、架子蛮大的人。”

    就在广告牌的附近,站着一个穿着破烂、身体瘦弱的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儿,正在那里夹着一把破小提琴拉着。他的脚前放着一顶装钱的帽子,颤抖的双腿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挪动着,他的琴声是那样地嘶哑,吱嘎吱嘎地不成个调子。

    这时,从远处街头的拐角处驶来一辆马车,当马车走到这里时,突然停住了,从车上跳下两个人来。他们快步走向那个正在拉琴的小男孩身边,其中一个瘦高的男人 看了看小男孩,然后又低头看了看地上用来装钱的空帽子,若有所思地站在那里听着小男孩拉琴。小男孩看到有人来到自己的身边,便有些胆怯地停止了拉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陌生人。这时,那个陌生人对他温和地一笑,用十分自然和亲切的语调对他说道:“小弟弟,你为什么要站在这里拉琴,难道你父母就忍心让你站在 这里受苦吗?”小男孩听后,眼里顿时满是泪水,他呜咽地说:“叔叔,我妈妈得了重病,正躺在床上等着钱买药呢!”

    小男孩一家的不幸遭遇,深深地刺痛了陌生男子的心。因激动而满脸绯红的他,快步走到小男孩身边,一把拿过他手中的破提琴,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孩子,让我 来替你拉琴。”于是便叫跟他一起来的助手拿着装钱的帽子站在一边,自己把破提琴往腮下一夹,略微调了一下琴弦,便尽情演奏起来。此时,过路的人们和刚才围 在广告牌下的人们猛然听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琴声,纷纷循着琴声围了过来。大家屏住呼吸,听着那不断倾泻而出的巨大音流。啊!这美丽的旋律,这奇妙的双音, 这复杂的和弦,这飞速的琴音,这灵巧的弓法,多么激动人心呀!简直是出神人化的意境。忽然,有人晾呼一声,帕格尼尼!对,是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即将 来我们这里开音乐会的“小提琴之王”。你们看,那高高的个子,那消瘦的脸庞,还有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与广告牌上的画像是多么相像呀!这时,更多的人听到 琴声和喊声都围了过来,大家都被那绝妙的、珠玉般的琴声深深迷住了,同时也为他们能够邂逅心中所敬慕的小提琴大师而庆幸。人们边听演奏边议论:“没想到能 在这里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这简直是太奇妙了。”

    看到围绕的人越来越多,帕格尼尼便停止了拉琴,他对这些站在自己身旁的人们说道:“女士们、先生们,我就是帕格尼尼,今天刚刚来到你们这个城市。我和我的 助手刚才坐车路过这里,看到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因生活所迫而站在这里拉琴,问过他后,才知道他的家庭很苦。我想,维也纳人是有同情心的,大家如果可怜这孩 子,就请把钱放在我的助手拿着的帽子里,我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人们听完帕格尼尼的话后,都纷纷从兜里掏出钱来放在那顶帽子里,不一会儿,帽子里就装满了钱。帕格尼尼拿过帽子,慢慢走到小男孩身边,亲切地对他说道: “小弟弟,现在你把这些钱拿回家,赶快去为妈妈治病吧。”说着,他便把那装满钱的帽子递到了早已泪流满面的小男孩手中,然后对他的助手做了个手势,两个人 立即挤出人群钻进了马车。还没等在场的人们醒过神儿来,帕格尼尼的马车早已嗒嗒嗒地跑远了。

    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l6 Paganini),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年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840年卒于威尼斯。

    这位被誉为世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幼年随父学琴,13岁首次外出巡演,1805年后相继在米兰、维也纳、巴黎及伦敦献艺。由于他在演奏上运用了双音、泛 音、双泛音、拨奏等前人从未用过的高难度演奏技巧,因此轰动了欧洲乐坛。人们对那些变化无穷、眼花缭乱、如同魔术般得心应手和无与伦比的辉煌演奏拍案叫 绝.难以相信这是常人所及.因此将他奉为“琴坛鬼灵”。

    帕格尼尼除具有火一般的热情和非凡的演奏才能外,还具有奇特的创作灵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和宝贵的小提琴作品。除了已经面世的6首协奏曲外.他的24首随 想曲、无伴奏变奏曲《上帝保佑女皇》、《心中惆怅》以及《女巫之舞》、《帕尔皮梯》、《摩西》幻想曲等多首大型乐曲,均已成为世人熟知和喜爱的经典曲目, 其中《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仅用了8小节的旋律就写出了囊括小提琴高难度演奏技巧的20个精彩变奏.成为琴坛的又一杰作。这些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和丰富表 现力的作品,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和演奏技法的拓展无疑是一大功绩,并对后世的一些作曲家在写作技法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19世纪的乐坛对他的演奏褒贬不一,但帕格尼尼终究已成为世上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大师,他和他的光辉之作将一同流芳百世。


凡注明“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话题

{{@title}}

{{@smalltext}}
  • {{el.item_onclick}}
  • {{el.item_onclick}}
共有 {{@voteNum}} 人发表观点 我投!

最新资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