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知识

扬琴简史

| 来源:华喜

走进扬琴

扬琴原称“洋琴”,说明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经史料记载,此琴最早源于波斯、伊拉克等西亚地区。波斯(今伊朗)称为“桑图尔”(santur),来自波斯语,也就是“百弦”的意思。古希伯来中这种“桑图尔”敲击乐器,三根弦一组,定同一音高,用两个小竹片或竹槌敲击。后来又有一种被称为杜西玛(dulcimer)的琴,名称来自希腊文与拉丁文。据说也是源自东方的“桑图尔”,中世纪传入欧洲。它形似拨弦扬琴,用执槌击弦。后来的钢琴即按此原理改制。大型杜西玛琴称为潘塔莱翁琴(pantaleon),就是今天的匈牙利大扬琴。看来,被中国称为“扬琴”的击弦乐器,是产生于西亚地区。后来流传的范围很广。尤其在欧洲有杜西玛、萨泰里、海克布里、欣巴罗等多种名称。19世纪,随着欧洲音乐的变革,欧洲扬琴也曾一度被重用过。例如,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首先在管弦乐曲中使用扬琴;柯达依、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等民族意识强烈的作曲家都也使用过扬琴。

扬琴传入中国大约在明代,但那时是作为贡品,只局限于王室宫廷之中。[清]冯时可《蓬窗续录》中载有:“外国人利玛窦出自鸣钟,如小香盒,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又出番琴,其制以铜铁丝为弦,不用指弹,只以小板按之,声更清越,按二器同自明有之,盖与眼镜同入中国。”这里的“番琴”就是指的早期的扬琴。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是意大利马切拉塔城人,明万历年间来华的耶稣会士。我国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就是由他开始的,为此,他为16、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利氏是于1577年经耶稣会批准,赴东方传教而抵澳门。初在香山(中山)、广州与当地官方交涉入华栖身之地。于1583年9月10日抵达广东肇庆,后受当地百姓反对难于栖居肇庆。次年移居韶州,继后曾分别在南京、南昌等地传教。万历二十八年(1600)利氏得到明神宗旨诏赴京。在《熙朝崇正集》中,对利氏赴京朝见神宗皇帝时之贡品有详细纪载,利氏从国外带来贡品,有十九物三十一件:“时画天主圣像壹幅,古画天主圣母像壹幅,天主经壹部,圣人遗物,各色玻璃……,自鸣钟大小式架,映五彩玻璃石式方,大西洋琴壹张┅┅。”这“大西洋琴壹张”就是指的西洋式扬琴。利氏自己在《西琴八曲》中讲到:“‘蕃琴’‘大西洋琴’之称,这是广东人(粤人)于本世纪40年代以前,对从外国所进口的东西之习称,如从国外进口的布匹、纸张,均用‘洋布’‘洋纸’之称,进口的货物总称为‘洋货’,另也有用‘蕃’字之称,如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蕃茄’‘蕃瓜’‘蕃莳’‘蕃石榴’等。尚有以‘大西洋’称谓的,如‘大西洋茨’‘大西洋菜’等。粤人以简便起见,故把‘大’字省略,简以‘西洋’称之。”至今发现最早的扬琴图文记载,是在琉球人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所载: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表现中使用了扬琴。琴身呈梯形的扁共鸣箱,面板上有两条七音琴码,其造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小扬琴相似。说明欧洲扬琴迟至在17世纪前后已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但是,后来的传入可能与早期利玛窦时有所不同了。一是其时的扬琴演奏方法可能与那时不同;二是扬琴也趋于小型化更便于民间使用。当然,在欧洲那时扬琴也有大小等多种制式,而民间流传的必然是携带方便,演奏较简的制式。据说最初扬琴传入广东地区仅是在宗教场所使用,为禅门僧、道、尼三家,祭言永言赞本,时拍和七星鼓钹伴奏用。直到约20世纪初,始被粤艺伶坛中之师娘应召度曲弹唱和失明艺人卖艺弹唱所用,并以逐渐代替其早期的“七尺筝”“秦琴”等度曲常用之器。从粤派扬琴竹法中的“口旁”音(衬音)半滚、齐竹、琶音、按揉等竹法的应用中,不难找到从“筝”和“秦琴”弹奏技法中移植而来的技法痕迹。由于扬琴的音色悠扬,共鸣好便于单独或与其他乐器合奏,故而很快就在民间普及开来了。其间,扬琴及其演奏方法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最突出的改变当属击弦工具。西洋扬琴的击弦工具多为木棰,因木制击弦工具缺乏弹性,且不利于技法的创新,相对削弱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传入中国后,被改为用竹子制作的琴竹,作为新的击弦工具来演奏。这一改变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史料明确记载,但是,很明显它为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在乐器名称上就开始以“扬”字来替代“洋”字。一是说明这种琴已经完成了国产化的进程;二是可能是其悠扬的琴声而取其“扬”字,以替代谐音的“洋”字。当然,历史上对其名称的改变早有多种说法,不少是牵强附会之说。但是,不管怎样,它已确凿地证明了这样一种乐器,已经完全脱胎成为中国的一种民族乐器了。

扬琴的真正发迹,大概是要到清末民初之时。那时,广东艺坛中出现了一位粤派扬琴演奏家严老烈(严公尚),他把传统乐曲《三宝佛》中的第一、三阕,分别改编成扬琴曲《旱天雷》《倒垂帘》;把《寡妇诉怨》改编成《连环扣》。严氏所定之谱,均按其扬琴所谓“右竹琴”的奏法特点。《旱天雷》《连环扣》《到春雷》等作品的出现,为“粤乐”演奏的扬琴化作了典范,为粤派扬琴演奏的风格特点和乐曲的创作,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严氏以后的20年代至30年代初,粤乐扬琴乐坛中先后出现了粤派扬琴演奏家邱鹤俦(左竹)、吕文成(右竹)、罗绮云(右竹)、黄龙练(左竹)、方汉(右竹)等。上列粤派扬琴诸家,均是早期粤派“左竹琴”和“右竹琴”两大扬琴流派的代表人物。邱鹤俦在其编著的《琴学新编》(1919)中说,“左竹琴”是当时广东最为通用之竹法,“右竹琴”在南洋之华侨中颇为通用。民国五年(1916),粤派左竹琴家邱鹤俦结合其教学的需要,开始了他本人所属琴派竹法特点的系统整理工作。以后民国十五年(1926),吕文成整理了自己所属右竹流派的基础竹法。初期的广东扬琴,因以铜丝为弦,虽其音质浑厚,但因铜质脆轻易断,也不易达到较高的定弦。上世纪20年代初,吕文成不仅利用小提琴的钢丝弦,创制了对广东音乐影响极大的“粤胡”,而且,也致力于对原铜丝扬琴的改革。吕氏改革扬琴的成功,使20年代扬琴的演奏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邱氏对吕氏这一改革的成功,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同时,邱氏进一步改良了琴竹(用胶布或绒线布粘贴扬琴竹键)。故而,自上世纪20年代未开始,不仅逐渐被粤乐、粤剧、曲艺、梵调等广东民间音乐的演奏、伴奏等广为采用,且迅速地遍及我国各地,被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曲艺等乐队普遍采用,使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现各地的扬琴艺术各流派,犹如烂漫的山花,千姿百态,争奇斗妍。其主要的有:

一,广东音乐扬琴。这是我国扬琴最早流行的地区。扬琴作为主要乐器在清未民初已出现独奏曲。旋律悠扬流畅,节奏明快活泼,风格清新爽朗,演奏上充分发挥了华彩性加花润饰的特点,音韵紧密配合粤语的韵律,颇富南国情调。广东音乐的名曲在扬琴上都能独奏成曲,有的还以扬琴为主奏的曲目。例如《倒垂帘》《饿马摇铃》《雨打芭蕉》《双星恨》《昭君怨》《寒鸭戏水》等等。

二、江南丝竹扬琴。扬琴被吸收到江南丝竹乐队之中,一是它悠扬的琴声音色;二是它对各丝竹乐器的亲和力。正如丝竹中的笙那样,乐队有扬琴与笙的加入,乐队的气氛就显得和谐、热闹。江南丝竹的旋律优雅酣畅,风格细腻秀美,情绪轻快乐观,韵味隽永,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例如《欢乐歌》《弹词三六》《行街》等也成为扬琴擅长的独奏曲目。

三、四川扬琴。这是一种以民间故事和传统剧目为题材的说唱艺术,因而,最早扬琴是作为一种伴奏乐器而存在的。后来由说唱曲牌改编的扬琴独奏曲取得非常成功,其中以《将军令》《闹台》最为著名。演奏上以浪竹、咕噜音为主。曲调激昂铿锵,风格粗犷豪放。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以扬琴为主伴的曲艺品种除了四川扬琴外,还有广西文场、湖南丝弦、山东琴书、北京琴书、东北影调、天津时调等,以及粤剧、潮剧、闽剧、扬剧、吕剧,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

四、东北扬琴。上世纪20年代初,已由辽宁盖县的老艺人赵殿学模拟古筝弹奏,创新了颤竹、滑弹、吟揉技巧,后来其弟子王沂甫又加以发展。乐曲具有醇朴豪放的艺术特色,曲目有《苏武牧羊》《汩罗江上》等。 

五、少数民族扬琴。我国新疆、内蒙、西藏、云贵等少数民族的扬琴演奏,密切配合当地民族音韵和舞蹈节奏,模拟打击乐音响,具有热情欢快、刚健爽朗的艺术风彩。曲目有《南疆舞曲》《敉西调》《藏族弦子歌》等

1949年后,扬琴的演奏艺术对传统乐谱的挖掘整理、乐曲创作、学术研究、乐器改革、扬琴教学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显著成果。不少在早期涌现的许多扬琴流派今天得以复苏。在现代扬琴艺坛中,出现了“流派纷繁、百舸争流”的兴旺景象。各流派均致力于培育后继人材,以达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振兴和开创中华民族音乐作出了很大贡献。由此,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对扬琴本身进行了多种改制。其实,上述明代的扬琴从外国传入我国后,已改进为中国式双七型传统小扬琴,后因音域的局限,先后又改成双八型、双十型等品种,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从型制上看,最初的扬琴有蝴蝶琴、打琴、敲琴、扇面琴、铜丝琴等称谓,其中就有以形状命名的。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扬琴演奏家、改革家杨竞明率先改革快速转调扬琴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扬琴改革史上新的一页。改革后的扬琴加大了音箱,琴面两侧置有滚板,并置变音槽,槽内有活动滚轴,可用来改变琴弦高低变化,使扬琴的弦升高或降低自如、转调便利。采用十二平均律制,更能适合乐队的合奏所需。后来的扬琴种类有4排401型变音扬琴、律吕式大扬琴、五排码平均律扬琴、全律活码大扬琴及多码平均律大扬琴,等等。现广泛使用的扬琴有以下几种:

1、401快速转调扬琴是在大转调扬琴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不仅保留了扬琴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而且又解决了转调的不便和调弦困难的问题,具有音域宽、音量大、音色美、演奏方便、表现力强等优点。

2、501扬琴也是近年来研制的产品之一。它不仅保留了扬琴的音色特点,而且在兼顾传统演奏技巧和现有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扩充了音域,革新了共鸣箱,以增加半音取代变音槽装置,能够任意转调,音量宏大、音质纯厚、音域宽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3、402型扬琴是继上述两款之后推出的又一新型产品。它是在“401型”扬琴基础上经过精益求精,最新研制的高档专业演奏用琴,它增设了4个音位,扩大了音域减少了变音槽,内在音质越加完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圆润纯莹,低音浑厚恢宏,高、中、低音区的音响平衡匀称。

二、扬琴由国外传入中国,就开始将击弦工具由木棰改用竹子制作。作为一种新的击弦工具,为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击弦工具的彻底改变,带来了中国扬琴持竹方法和演奏方法的变化。由原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木棰击弦的方法完全改为用手握琴竹,主要运用拇指、食指和手腕相结合的方法来演奏,很多新的演奏技法也就相应而产生。例如,现今的演奏竹法就有齐竹、轮竹、颤竹、滚竹、密轮、弹轮、上下滑弹、抹揉弦、压弦、拨弦、抓弦、刮奏、琶音、衬音、顿音、花音、泛音等等,致使扬琴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其代表人物有已故的严老烈、方汉、李联升、李德才、赵殿学、宿英、任梅初等,他们都各自形成了特有的演奏技法和风格以及鲜明的地方色彩。

三、丰富的作品。从最早的广东音乐严老烈的《倒垂帘》《旱天雷》开始,已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传统的《将军令》《闹台》《弹词三六》《苏武牧羊》等,以及后来郑宝恒的《海燕》、宿英的《海滨的早晨》、项祖华的《林冲夜奔》、张晓峰的《边寨之歌》,等等。还有扬琴协奏曲《海峡音诗》《飞瀑》;扬琴乐队合奏《欢乐的火把节》《月夜清水江》等。更有人采用现代作曲技法的新潮作品,如《觅》《寂》《双阙》《幻想曲》等。

总之,在中国民族乐器宝库中,扬琴大概是属于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因为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现今从扬琴的分布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和中国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即扬琴的发源地。在这一体系中扬琴通称为“桑图尔”,相传它于17世纪传入伊朗,成为伊朗宫廷音乐的常用乐器。现今在西亚的“马卡姆”套曲中也是主要乐器之一。南亚扬琴历史较短,经过改革印度扬琴也擅长表现“拉格”的滑音声韵。西亚-南亚体系的扬琴,形体较小,音域较窄,约三个八度。采设两排码,用单个活动音码,便于临时调音。阿拉伯扬琴为二十四平均律,印度扬琴每八度中有22个音,均富有即兴演奏的特点,形成和欧洲扬琴完全不同的色彩和风格。扬琴从西亚流入欧洲后,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曾经是一种时尚乐器。后来随着欧洲音乐的改革形成了欧洲扬琴体系。18世纪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把盘塔林•海本斯特里改革设计的大扬琴,命名为“盘塔林扬琴”,后盘塔林又被召进德累斯顿宫廷。1874年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斯科达”家族,设计了第一台“音乐会大扬琴”,音域达到四个八度,半音齐全,能任意转调,装有制音踏板,演奏具有浓厚的欧洲风格。而中国扬琴体系则包括中国及周边的日本、朝鲜、蒙古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乐器制式与演奏方法上,都受中国扬琴的很大影响,成为有别于西亚-南亚体系与欧洲体系的另一种富有特色的体系。比较起来西方扬琴似乎较偏重其休闲、娱乐和业余性;西亚-南亚扬琴多注重于民间乐队中使用,而中国扬琴则更具专业化,因中国各大音乐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扬琴专业学科,由此促进和推动了扬琴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这也是西方洋琴自传入中国后在近几十年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1991年秋,来自欧、亚、美洲20多个国家的60多位扬琴演奏家与学者,汇集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了首届世界扬琴大会。扬琴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和高质量的论文,引起各国音乐家们的极大兴趣。尤其是中国扬琴向专业化方面的的急速发展,引起世界音乐界的高度赞扬和由衷赞叹。中国的扬琴真是以“琴”而扬名世界了。(参考文献:《外国音乐辞典》、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应有勤《中外乐器文化大观》等。)

来源:华喜
凡注明“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话题

{{@title}}

{{@smalltext}}
  • {{el.item_onclick}}
  • {{el.item_onclick}}
共有 {{@voteNum}} 人发表观点 我投!

最新资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