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知识

埙的历史

| 来源:华音

埙属吹孔气鸣乐器。是中国古老的吹孔乐器,用陶土烧制而成,又称陶埙。它可能来源于古代人民狩猎用的投击鸟兽或摹仿鸟类鸣叫,诱捕鸟兽的工具石流星(一种能发出哨声的球形飞弹)。以后有了制陶工艺,石器工具逐步为陶器工具所代替,石流星逐步发展衍变为陶埙。

近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无音孔埙和1音孔埙,渐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1音孔埙,山西万荣县、甘肃玉门火烧沟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2音孔埙和3音孔埙,经考古测定均为距今6700~7000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产物,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墟出土的埙,已发展到5个音孔,能吹出一个完整的七声音阶和部分半音。制作材料有石、骨、玉、象牙和陶土等多种,形状有球形、管形、鱼形和梨形等。以陶土烧制的梨形埙最为普遍,且已逐渐规范化。埙,见于史书记载的有:“烧土火之,大者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尔雅》)“大者为雁卵曰雅埙,小者如鸡子如颂埙。”(《礼图》)“埙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乐书》)周代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8类,土类乐器即指埙。古时埙常与箎配合演奏,诗经中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箎”之说。 

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宋代曾有过7音孔的木埙,但没有流传下来。清代,埙仍保持在5音孔上。光绪十四年(1888年)吴渌源曾编有《棠湖埙谱》,是迄今仅有的一本埙谱。 

传统埙(殷埙)的形制为圆形、上尖、削肩、腰粗、平底、内膛空、形似鸭梨,顶端开1吹孔,两侧各有2孔。20世纪80年代,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改革,放大了体积和肩部,扩展了内膛,使音量增大;音孔增加到10个,扩展了音域。音孔的排列接近于笛、箫的次序,分大、中、小三种。大埙定调为D,中埙定调为F,小埙定调为G,3种埙都能吹出两个八度和一个泛音,并可以转调。 

改革后的埙,音量较大,穿透力强,音色低沉苍劲,醇厚悲壮,很有特色,非其他乐器可代替。既能用于独奏,也可与乐队合奏。 

演奏埙,主要是吹气灌满埙腔,使之吹出埙音。演奏时双手捧埙,下唇贴吹孔。两手大指分别按后面两个音孔,其余各指分别按前面7个指孔,从全按胴音起,开一孔高一个音,音孔全开为最高音。除一个泛音系超吹外,其他没有超吹,因此全按胴音以下的低音,必须用腑吹的方法把吹孔逐个缩小,同时减弱吹气,其音量也逐个减弱。


来源:华音
凡注明“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全国艺术教育服务平台”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话题

{{@title}}

{{@smalltext}}
  • {{el.item_onclick}}
  • {{el.item_onclick}}
共有 {{@voteNum}} 人发表观点 我投!

最新资讯
目录: